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韩非子
韩非子
1.
司马迁把韩非子和()并列在一个传记里写,他认为在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骨子里却流淌着道家的血液。
2.
This story “waiting for hares by a tree stump” comes from the Five Vermin in The Works of Han Feizi(韩非子?五蠹).
3.
韩非子认为,“法”就如同()。
4.
韩非子认为君主不应该“释车而下走”,这里的“车”是指()。
5.
韩非子认为“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说明君主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
6.
韩非子引述的哪些史实用来证明掌握“二柄”的重要性?
7.
韩非子讲述“燕人惑易、故浴狗矢”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臣民结党,会蒙蔽主上。
8.
韩非子“驯乌者断其下翎”的表述与商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的意思相同。
9.
韩非子所说的“二柄”是指()。
10.
认为韩非子代表着“文化精神已步入一大幻灭、一大沉溺”的学者是()。
11.
韩非子提出“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这主要是为了防范()。
12.
韩非子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看到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于()。
13.
在()方面,与儒家相比,韩非子的思想明显倒退了。
14.
大舜、夏禹、商汤、武王,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但却受到百姓的称赞和拥戴,韩非子认为,这是因为()。
15.
韩非子的法术思想与现代法治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
16.
韩非子最早提出了“公民”这一概念。
17.
韩非子所谓的“公”,其实质是指君王的一己之私。
18.
韩非子的失败之处在于,他没有看到()的力量和权利。
19.
韩非子提出“不踬于山,而踬于垤”,目的在于论证()。
20.
韩非子讲述董阏于在悬崖峭壁边上的对话,是为了说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