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报告期
报告期
1.
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相比所得的结果是()
2.
质量指数一般选取的同度量因素为报告期数量指标。
3.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4.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5.
管理会计报告内容按期间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单位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性质严格设定报告期.
6.
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7.
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的持续经营能力。
8.
单位一般应以公历期间作为报告期间,也可以根据特定需要设定报告期间。
9.
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定。()
10.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11.
报告期内导致政府净资产减少的服务潜能或经济利益流出金额是指()。
12.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13.
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
14.
()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合计额度报表。
15.
《创业板上市公司季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前()大供应商或客户发生变化的,公司应说明变化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对公司未来经营的影响。
16.
下列属于为了达到报告期内降低税负或转移利润等目的而少计收入或延后确认收入的措施有()。
17.
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的组成部分是:()。
18.
报告期内能够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要素是()。
19.
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20.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