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1.
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时应保留:
2.
如同时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则出现()
3.
心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其主要作用是使心率()、心房肌收缩力()。
4.
迷走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属于:
5.
迷走神经的性质是()
6.
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7.
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
8.
交感神经为心脏的兴奋神经,引起心脏活动加强;迷走神经为心脏的抑制神经,引起心脏活动减弱。
9.
切断家兔一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两侧均切断呼吸运动()。
10.
动物实验中,切断家兔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11.
切断家兔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呼吸()
12.
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
13.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14.
胆汁淤积性黄疸深而色泽暗,甚至呈黄绿色或褐绿色。胆酸盐反流入血,刺激皮肤可引起瘙痒,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样
15.
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心电图上在规律的P-P间隔中突然没有P波,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窦性静止后常出现逸搏。
16.
眼心反射(oculo-cardiacreflex):嘱病人仰卧,眼睑自然闭合,医师将右手的中指及示指置于病人眼球的两侧,逐渐施加压力,但不可使病人感到疼痛。加压20~30秒后计数,正常每分钟可减少10~20次,减少12次分以上提示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减少18
17.
迷走神经司理咽、喉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核在延髓。
18.
周围性延髓麻痹:一侧或两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核受损时,病人出现发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咽反射消失,且伴有舌肌萎缩,亦称真性球麻痹。见于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和鼻咽癌转移等。
19.
恶心(nausea)与呕吐(vomiting)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呕的感觉,常伴有头晕、皮肤苍白、多汗、流涎、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逆流,经食管从口腔排出体外的一种现象。
20.
与味觉有关的神经有三对分别是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