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
1.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检查()
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能反映下列哪一项凝血因子含量?
3.
应用华法林后凝血酶原时间适宜的值是()
4.
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是~秒,应用华法林后其应在的范围是()
5.
应用华法林后监测到凝血酶原时间为秒,则提示()
6.
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应控制在()
7.
男性,16岁。三天来左膝关节肿胀。自幼于外伤后易出血不止。查体: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紫癜出血时间为2min,凝血时间30min,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疾病分类应为()
8.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见于()
9.
在下列哪种疾病,异常凝血酶原增高最显著()
10.
凝血酶原时间反映的是()
11.
某患者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
12.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诊断为()
13.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能诊断为(2013年)()
14.
陈先生,27岁,创伤性休克,出现便血、咯血和尿血6小时。患者BP8060mmHg,P110次分,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70×109L、纤维蛋白原1.3gL、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延长5秒。该休克病人出现了()
15.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组成是()
16.
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7.
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8.
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后出现大量阴道出血,牙龈出血及皮肤注射部位出血不止,血压7545mmHg,急查血小板30×109L(正常值100-300×109L),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延长9秒,为明确诊断还应补充以下哪一项检查为首选()
19.
女性,56岁,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期间,测得凝血酶原时间为22秒,有轻度牙龈出血,目前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20.
以下哪类毒物中毒易导致凝血酶原异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