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之民
之民
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该论述出自《易传》的哪个部分?
2.
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行程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
3.
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4.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
5.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时偕行,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
6.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里的“加”是“增加”的意思。
7.
《潜书·大命》中描写了王公贵族与农民生活的差距,“吴西之民,非凶岁为麲(xiàn)粥,杂以荞秆之灰”中,“凶岁”是指()
8.
阎连科笔下的乡土之民多处于在“苦难”中的挣扎的状态,“苦难”是其小说中乡土之民生存的底色。
9.
知生之民什么意思?知生之民怎么读?
10.
《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反映了()。
11.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出自()。
12.
商鞅实行“连坐法”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游宦之民。
13.
“吴西之民,非凶岁为麲(xiàn)粥,杂以荞秆之灰”中,“凶岁”是指()
14.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这句话中的“金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