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胸廓
胸廓
1.
肺泡呼吸音在胸廓何处最强()
2.
女,57岁,长年咳嗽咳痰,咳重喘轻。查体:胸廓呈桶状,胸廓扩张度减弱,语音共振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肺下界下移且移动度变小,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及哮鸣音。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为:()
3.
下列成年人胸廓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其中哪项属正常()
4.
检查胸廓扩张度,于胸廓前下部检查较明显,是因为:()
5.
参与构成胸廓的骨是()
6.
双侧胸廓扩张度受限可见于()
7.
正常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约为()
8.
胸廓局部隆起可见于()
9.
扁平胸: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
10.
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形。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度。肋间隙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等。
11.
胸廓扩张度:即呼吸时的胸廓动度,于胸廓前下部检查较易获得,因该处胸廓呼吸时动度较大,检查者两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而手掌和伸形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12.
小儿和老年人胸廓的前后径略小于左右径或几乎相等,故呈圆柱形。
13.
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者的比例约为1:1.5。
14.
平胸: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
15.
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的胸廓改变。多见于儿童。
16.
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很大,而形成腹式呼吸
17.
胸部检查时尽可能暴露全部胸廓,患者视病情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全面系统地按视、触、叩、听顺序进行检查。
18.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行NPPV通气时,突然出现发绀、SpO2下降、双侧胸廓运动不佳、听诊一侧呼吸音消失,最可能的原因是()
19.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胸廓呈()
20.
胸廓两侧呼吸运动减弱见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