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资本论
资本论
1.
当《资本论》第一卷问世时,其余两卷草稿都已写出。
2.
《资本论》第一卷的丰富材料主要取自()。
3.
1882年,当马克思病情稍微好一些时,马克思准备着手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的德文第三版。
4.
国际工人协会1868年9月的()代表大会根据德国代表的提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建议各国工人都来研究《资本论》这部划时代的巨著。
5.
(),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
6.
《资本论》最早的外文译本是英文译本。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商品占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占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由于商品的形态变化或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在这里起了变化,货币也就取得了另
8.
《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多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这说明资本家购买的是()
10.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11.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12.
《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年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多年风市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
13.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14.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因为无论是谁穿()。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的属性.”。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16.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17.
《资本论》对劳动的阐释是()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这说明资本家购买的是()
19.
近年来常能看到《资本论》在德国热销的新闻,这说明()
20.
()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