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左传
左传
1.
《左传》的编写体例是()
2.
《左传》中提到“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3.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出自《左传·昭公五年》。()
4.
据《春秋左传》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5.
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6.
《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7.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中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这强调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8.
《左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
9.
《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史书,其体裁是()?
10.
《左传》是()的简称、又名()、该书忠实地记录了()时期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大事。
11.
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略,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进行详细解释的“传”,较为有名的就是“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
12.
以下哪项与《左传》中提出的“三不朽”无关?()
13.
《左传》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
14.
《左传》作者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历史,是因为郑庄公和他的弟弟段有嫡庶之别,所以才发生了骨肉相争。
15.
《左传》记载的春秋历史,是始于公元前()年
16.
《左传·成公二年》:“綦母(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这段引文的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17.
《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者万国。
18.
《左传·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这句话的意思是:晋侯赐给赵盾酒喝。这是一个()句。“酒”是动词“饮”的直接宾语,“赵盾”是动词“饮”的间接宾语。
19.
《左传·晋灵公不君》:“人谁无过?”这句话中的“无”字是一个否定()词,它所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20.
《左传·齐桓公伐楚》:“东至于海,西至于河。”中“河”作“黄河”讲,其古今词义的变化属:
«上一页
1
2
3
4
5
6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