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仁义
仁义
1.
职熵“五常”仁义礼智信,对应的职业能力为:_____、团队、_____、创新以及______。
2.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来源于本真的生活情感。()
3.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出自()。
4.
“仁义礼智信”体系中的“信”是由谁提出的()
5.
在中国思想史上,对仁、义的内外之争曾形成三种典型的仁义观,那就是告子的“仁内义外论”,()的“仁义俱内论”和董仲舒的“仁外义内论”。
6.
“义”字具有“仁义”“正义”的含义产生于下列的哪个时期?()
7.
殷周以至春秋时期的“义”并未产生“仁义”“正义”的意思。()
8.
礼统仁义中的“义”强调后天的秩序。
9.
在儒家学说中的“仁义”中,“仁”主要讲的是人的内心,而“义”则主要讲的是人的外在。()
10.
“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语出以下哪一儒家经典:()
11.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
12.
孟子所认为的“仁义”是没有阶级性的。()
13.
号令首先施人仁义 (时人)
14.
如以仁义治军,人归如水附也 (古代仪器)
15.
布施仁义方服人 (时人)
16.
以感性为基础的中古所发展出来的仁义、政治等都属于()
17.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18.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
19.
东汉的官方文献《白虎通义》说:“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在称王。’”从这里可以看出:
20.
春秋时,泓水之战中,()在面对敌人时,因迂腐地讲仁义而错失战机导致大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