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灰化
灰化
1.
干法消化操作中灰化的温度范围为()
2.
干法消化样品时,溶解灰化后的物质时一般不采用()
3.
干法消化样品时,灰化温度一般不超过()
4.
干法消化时灰化操作使用的仪器是()
5.
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6.
干法灰化与湿法消化相比,湿法消化测定空白值()
7.
灰化结束后()。
8.
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9.
粗灰分测定的实验中,样品灰化时高温炉的温度是()℃。
10.
灰化过程中形成的灰化层是淀积层。
11.
鄱阳湖湿生植物群落中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分布面积最大。
12.
鄱阳湖蓼子草(Persicaria criopolitana)通常比灰化苔草分布的高程要高。
13.
灰化总的时间一般为2-5小时,个别样品有规定温度、时间。
14.
干灰化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挥发的组分,如汞、硒等。
15.
有机物破坏法包括干法灰化法、湿法消化法和微波消解法等。
16.
灰化的温度一般为500-600℃。
17.
测定食品灰分时,样品灰化最常用而又最方便的容器是()。
18.
测定灰分过程中,样品灰化时用的容器有()。
19.
样品在灰化时,用()在坩埚上做标记。
20.
高温灰化测定灰分时易挥发的元素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