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胡适
胡适
1.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宣称“言文合一”。
2.
出版的胡适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3.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追随胡适、热衷于“故纸堆”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分离,是她觉醒的开始。
4.
胡适提到的第一个方子是()
5.
下列职务中胡适未曾担任过的是()
6.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启示我们()
7.
从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不容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8.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A.毛泽东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
9.
如何做到胡适主张的“作诗如作文”?()
10.
刘文正演唱,胡适填词的歌曲“我从山中来,带着什么草”?
11.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12.
下列有关胡适的说法正确的是()
13.
以下属于胡适著作的有()
14.
在胡适《容忍与自由》一文中,当宗教统治者“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时候,他们往往会()
15.
根据胡适《容忍与自由》中的观点,《王制》中的哪一个字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
16.
胡适《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17.
胡适《容忍与自由》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
18.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语出自胡适,表明每个人都与他人有关,因而需对他人负责。()
19.
朱熹跟胡适提示的读书方法有:
20.
被胡适称为“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的清初家庭生活小说是()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