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可燃物
可燃物
1.
烟头的表面温度为500℃,中心温度为1000℃,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
2.
一般固体可燃物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慢,燃烧速度不快,是火灾发展阶段的发展阶段。
3.
引起受热自燃的热源来自可燃物外部。
4.
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是物质燃烧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受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最大的是()。
5.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高,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小。()
6.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7.
固体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阴燃后,则不会再出现有焰燃烧的现象。
8.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9.
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不会发生变化。
10.
液体可燃物燃烧有哪几种特殊现象()
11.
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和()四种
12.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
13.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可燃物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汽在实验火焰的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14.
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锯未等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畅,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粉较高时就会发生()。
15.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16.
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强烈的(),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968-2008,按照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物性将火灾定义为()个不同的类别。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968-2008,按照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物性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B类火灾是()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968-2008,按照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物性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A类火灾是()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968-2008,按照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物性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C类火灾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