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防护区
防护区
1.
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应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
2.
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称为()。
3.
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
4.
警戒潮位,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须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一般用厘米表示。警戒潮位分为绿色警戒潮位、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和红色警戒潮位4个等级()。
5.
()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两个及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6.
采用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m2,且容积不宜大于()m。
7.
采用预制气体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m2,且容积不宜大于()m'。
8.
为防止防护区结构因火灾或内部压力增加而损坏,要求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h。
9.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Pa。
10.
七氟丙烷、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以上,且宜设在()上。
11.
采用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扑救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时,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且开口不应设在)。
12.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13.
进场人员上、下班或作业时,途径施工区域,应注意绕行,以防被高空坠物或施工机具砸伤,严禁进入施工防护区。()
14.
防护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5.
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防护区中,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且开口不应设置在底面。
16.
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Kpa。
1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
18.
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使该区人员能在()min内撤离防护区。
19.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