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外源性
外源性
1.
外源性化学物质导致的DNA损伤主要经错配修复机制进行修复
2.
与癌症有关的外源性因素包括()
3.
与癌症有关的外源性因素包括五个方面: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和致癌物质,天然及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慢性刺激与创伤。
4.
生物体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外界环境介质中吸收并蓄积外源性物质的现象,被称为()。
5.
生命有机体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等途径从环境中吸收、吸附、吞食外源化学物质,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断积累,从而造成外源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净累积现象被称为()。
6.
生物积累过程包括生物体对外源性物质的所有摄取途径,如饮食、呼吸和皮肤接触等,因此包含了生物浓缩及生物放大过程,是二者综合的结果。
7.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分界是()
8.
下列哪一项不是用来评估企业外源性影响的战略分析方法()
9.
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手段对重要的外源性因素进行监控()
10.
釉质发育不全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外源性釉质发育不全,。
11.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12.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13.
内源性产生的小分子RNA称为microRNAs,外源性转入细胞的小分子RNA称为siRNA
14.
下列参与外源性抗原提呈的分子是()
15.
APC处理过的外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
16.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因子VII()
17.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物,目前被认为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18.
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时首先结合的凝血因子是()
19.
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检测和用于使用抗凝治疗者首选监测指标是()
20.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