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西域
西域
1.
()和()是汉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
2.
汉朝通过在西域()、()、()以及()等,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管理体系。
3.
为了减轻西域各族人民的负担,解决驻扎西域的军队和往来使者的粮草供应,秦朝在西域实行屯田制度。
4.
汉朝统一西域,使西域诸城郭摆脱了匈奴的残酷统治,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为西域创造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新疆地区各民族“不乐匈奴”而“慕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观开始深入新疆地区各民族心中。
5.
唐朝统一西域后,分别于640年和702年设()、()两个都护府,后升级为大都护府,分管天山南北地区
6.
610年,隋朝正式设立(),重启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门户。()、()和()的设置,扩大了郡县制在西域施行的范围。
7.
隋唐时期,()、()、()、胡旋舞等西域乐舞深入宫廷,长安一时流行西域风,出现了“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务胡乐”和“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盛景。音乐舞蹈的吸收互补、交流交融,丰富了中华艺术的宝库。
8.
西突厥控制西域时期,与唐朝的经济往来主要通过绢马互市。绢马互市不仅推动了新疆地区传统畜牧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传统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9.
大唐西域记》,地理书籍,又称《西域记》,分12卷,共10余万字,系鸠摩罗什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书中记载了贞观元年至贞观十九年鸠摩罗什西行的见闻。《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鸠摩罗什初赴印度所经之地。
10.
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经西域传来。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
11.
公元前60年,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降汉,受封归德侯。自此,西汉完全统一西域。同年,西汉在()(今新疆轮台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为首任西域都护,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都护是汉朝在西域设立的(),级别
12.
公元前101年,西汉设()管理屯田,这是汉朝设在西域最早的地方官员。
13.
蒙古统一西域后,在天山南北设立各种军政管理机构和职官,行使对西域的管辖。主要有()。
14.
原地区与西域习俗相互影响。唐代长安出现了“酒胡”命名的劝人饮酒之具。同时,中原等地也使用被称为“金叵罗”的酒杯,这在()的“交河美酒金叵罗”诗句中也有反映。
15.
隋朝统一中原后,即面临着进一步统一漠北和西域的形势。隋炀帝即位后,派裴矩到河西走廊了解西域情况,编写了(),记述了西域各地民俗风土。
16.
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西域地方政权与中原各政权通过()、()、()、()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彼此长处,促进各自发展。
17.
册封代表西域地方政权臣属于中原政权,也表明中原政权对这些地区行使着管辖权。
18.
元朝时期,1251年在西域设立了()和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这是行省制第一次在西域出现,是中央政权对西域地区实行管辖的新举措,也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19.
1406年,明朝在西域设立(),自此哈密正式成为明朝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卫所。
20.
1280年,元朝在高昌回鹘境内设(),作为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关。1282年,在伊犁设(),统领天山北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