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科举
科举
1.
《省试湘灵鼓瑟》是唐代科举省试时的“考试答卷”,以最后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而为后人欣赏,这首诗的作者是?
2.
唐朝参加科举的应试者们经常把自己曾经创作的诗文再编辑,然后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送给那些有地位的名人,让他们来推荐自己,这种行为称之为?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何时?
4.
一个完整的科举考试过程需要经过三次考试:①会试(省试)②殿试③乡试,正确的科举顺序应为?
5.
隋唐开始的科举,特点是()。
6.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通常谁有资格站在雕刻的鳌头上接受皇帝的封赏?()
7.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自宋代开始,在明清达到鼎盛,清末被废除。()
8.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中后分别对应的名称是()
9.
《儒林外史》分为三个部分,哪一部分写了文人对科举的痴迷?()
1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考试者前三名分别被称为()
11.
下列哪个人物参加过科举考试?()
12.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三级考试制,分别是()
13.
古代科举制度中,“雁塔题名”指的是()
14.
宋代的科举制度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后正式定为()年一次。
15.
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16.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
17.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三名称为()。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