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
1.
国家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等手段,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
2.
《中国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作出明确定义,通过()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3.
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单位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资金流入流出涉嫌恐怖主义融资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
4.
被认定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对认定不服的,可以通过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申请复核。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及时进行复核,作出维持或者撤销认定的决定。若不服复核决定,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
相关部门因履行反恐怖主义职责的紧急需要,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的规定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6.
()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在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本地区反恐怖主义工作。
7.
()在其职责范围内,开展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以及调查恐怖活动线索,经批准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8.
()应当按照事权划分,将反恐怖主义工作经费分别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9.
通过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取得的材料可以在()中作为证据使用,但对方明确要求不得使用的除外。
10.
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的原则。
11.
()可以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12.
()、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定职责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
13.
根据反恐怖主义法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可以由()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合作。
15.
反恐法所称恐怖活动是指具有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活动。
16.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
17.
经与有关国家达成协议,并报()批准,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可以派员出境执行反恐怖主义任务。
18.
《反恐怖主义法》自()起施行。
19.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20.
应对处置恐怖事件,各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成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指挥机构,实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