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法律
法律
1.
依照法律规定,对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在1年内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该期限属于何种期间?
2.
区分主物与从物有什么法律意义?()
3.
根据我国法律,法律行为的默示方式包括:()。
4.
下列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5.
民事法律关系是()。
6.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可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
7.
我国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
8.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
10.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1.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
12.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都要信仰法律。
13.
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4.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括()等内容。
15.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认为,权利就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义务人所保证实现的法律手段。
16.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1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的法律主要有()、反间谍法等法律
18.
请判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这句话是否准确。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德丰富法律,以道德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全社会信仰法律。
19.
从法律关系看,()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
20.
下列法律,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核心地位的是()
1
2
3
4
5
6
...5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