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道教
道教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的()发展已进入鼎盛阶段,与原有的祆教、萨满教及新传入的道教,和谐共存,各种宗教相互借鉴交融。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佛教之间的交流频繁,佛教中国化趋势日渐凸显。道教传入新疆地区,带来了新的因素,新疆地区以()、()进一步发展。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方地区流行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开始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佛教徒在翻译佛经和传播教义时,常常援引、借用道家和儒家的名词术语,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3.
自觉不属于道教术语。()
4.
《儒藏》是道教文献集成。
5.
武当山现有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大规模兴建于()
6.
道教首创之地是哪里()
7.
东方文化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以儒教和道教教义为世界观,尊崇“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形成人际关系,以及在建筑、居民聚落、服饰、审美观、饮食、家族观念和人的性格方面有其特点。
8.
宗教茶艺是佛教、道教与茶结合的结果,可分为禅茶茶艺、三清茶艺、()、太极茶艺等。
9.
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把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把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
10.
道教的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11.
清源山上的老君岩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12.
下列关于道家和道教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13.
老子和道教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在哪一朝代?
14.
道教门派中的“正一道”有“三师”(也称“三张”),是为以下哪三人?
15.
以下哪些是道教对老子的神话称呼?
16.
()有“三教合一碑”,正面是佛教的代表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是 的代表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代表老子。
17.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著作,内容是以七言歌诀讲述道教养生修炼的道理。
18.
唐代是我国佛教和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佛教编修大藏的刺激下,道教也编制了道藏。
19.
道教在政治上对唐人的影响主要有()
20.
唐诗中和道教相关的名词术语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