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楚国
楚国
1.
春秋时期,楚国大将伍子胥,被敌兵追至昭关,进退维谷,因为担心完不成复国报仇的大业,以致焦急忧虑过度,一夜之间须发皆白。这是一种典型的什么心理
2.
战国后期,以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造了新体诗——楚辞,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3.
《左传·齐桓公伐楚》:“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其中“方城”“汉水”都是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4.
除屈原之外,楚国还有宋玉、刘细君、景差等楚辞作家。
5.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6.
根据《庄子》一书记载,庄子和楚国关系密切,其思想也具有明显的南楚地域特色。
7.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是()楚国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
8.
优孟衣冠的故事中,优孟扮演了楚国故相(),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9.
屈原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主义诗歌传统。
10.
鄂君启节是鄂君启()从事商业活动的通行证,是研究楚国商业、水陆交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之一。
1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与他人打交道,构建和睦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讲诚信。《史记》中记载,有一个楚国人很讲义气,爱打抱不平,因为他信守承诺的美德,楚地流传着“得黄金百,不如得()一诺”的谚语。
12.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和楚国的哪个人?
13.
楚国人居家时,一般是在“袴”的外面穿上“裙”。
14.
春秋时期,吴国用了()的军事思想,打败了强大的楚国。
15.
公元前506年,吴楚(),吴军对楚国实施千里奔袭,以3万精兵破楚。
16.
吴楚“柏举之战”中,吴军从楚国的哪个方向长驱直入楚境内,充分发挥了战略奇袭的作用?()
17.
《人物龙凤图》是楚国的帛画。
18.
吴国因地缘因素,正如前文楚国子西所说的是“弃在海滨,不与姬通”,从而被中原文化视为“()”。
19.
《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后来用乡里巴人比喻()
20.
祭祀楚国大夫屈原神位的汨罗屈子祠位于我国的哪个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