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涉密
涉密
1.
分级保护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按根据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国家保密标准,对不同级别的涉密信息系统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既不“过防护”,也不“欠防护”。
2.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3.
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可随意卸载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应用程序。
4.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但是,国家政策法规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5.
涉密载体及设备保密防护包括()、()、()。
6.
分级保护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按根据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国家保密标准,对不同级别的涉信息系统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既不“过防护”,也不“欠防护”。
7.
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
8.
涉密人员是指()国家秘密的人员。
9.
涉密采购保密管理法律制度属于私法的范畴。
10.
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看()、()和()三个等
11.
涉密载体不包括易耗品。
12.
涉密人员脱密期均为一年至两年时间。
13.
涉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
14.
涉密网络是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信息系统或网络。
15.
涉密文件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16.
关于涉密场所的保密管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17.
涉密文件不包括()
18.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19.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涉密程序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管理。
20.
未经批准对外提供内部信息资料,泄露本行商业秘密或涉密信息的,可以给予责任人()处分。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