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李叔同
李叔同
1.
我国第一本音乐杂志是由李叔同于1906年编著的()
2.
李叔同是杭州人,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是中国()的开拓者之一。
3.
李叔同的《送别》改编自约翰·P·奥德威的什么作品?
4.
晚清的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一是李叔同式的旧剧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一是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歌剧和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文明戏”。
5.
李叔同在《新音乐杂志》序言中认为:“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
6.
在李叔同等人的呼吁下,简谱、五线谱等西方音乐知识逐步被引入,西方音乐文化开始在中国得到普及。
7.
1914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采用裸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开中国裸体美术教学之先河。
8.
视频课中,同学们一起唱的《送别》其钢琴伴奏亦是由李叔同所作。
9.
著名的学堂乐歌作者、早期的音乐教育家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
10.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主要从事()工作。
11.
1906年,李叔同在东京独立编辑出版了刊物《()》,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音乐刊物。
12.
1906年,李叔同与同学曾孝谷等留日学生在日本成立了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话剧团体——()。
13.
1913年,李叔同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培养的许多学生成为日后中国近代艺术教育与创作的栋梁之才,如:
14.
李叔同的学堂乐歌代表作有:
15.
李叔同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也是将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16.
歌曲《祖国歌》初见于1904年出版的《新民丛报》。该曲由李叔同填词,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17.
借景抒情是李叔同乐歌创编的主要手法,如作品。
18.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19.
《玫瑰三愿》是由李叔同作曲。()
20.
()的原名是《梦到家和故乡》,1910—1912年由李叔同重新填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