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1.
气象灾害的类型有()。
2.
气象灾害不属于自然灾害。
3.
海洋灾害按成因可分为海洋气象灾害、海洋生物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什么?
4.
现在气象预报的准确度越来越高,但气象灾害的损失却仍然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
5.
农业保险的基本目的是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的风险是主要的。
6.
气象灾害是指因光、热、水、气等气候因素异常变化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
7.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按照级别不同,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8.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干旱、雷电、大雾、灰霾、寒冷、道路结冰和冰雹等所造成的灾害。
9.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10.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在收到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利用()等多种方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11.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主要包括演练准备、预警、()
12.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气象灾害防御职责:
13.
省人民政府、沿海城市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等部门制定近海台风应急预案和海上台风应急预案,指挥近海地区及海上作业平台、船舶等防御台风气象灾害,根据台风情况做好人员转移,提高沿海城市对台风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14.
新建、改建、扩建()等,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御设施纳入工程建设投资计划,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5.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等有关部门进行气象灾害情况调查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16.
编制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区、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以及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立项,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考虑()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
1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等因素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阈值库,并依法向社会公布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防御重点区域、风险阈值等信息。
18.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主要包括演练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评估总结等内容。
19.
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20.
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台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