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兵役法
兵役法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入伍时不保留户籍。()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现役军官和军士的子女教育,家属的随军、就业创业以及工作调动,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拒绝完成本法规定的兵役工作任务的,阻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或者有其他妨害兵役工作行为的,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六十条规定,扰乱兵役工作秩序,或者阻碍兵役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兵役工作中,贪污贿赂的,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徇私舞弊,接送不合格兵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八条规定,军人及预备役人员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九条规定,全国的兵役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由国防部负责。()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兵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应当将兵役工作情况作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评比和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加强兵役工作信息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有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国家军事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存储等技术的现代化,为提高兵役工作质量效益提供支持。()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兵役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服兵役意识,营造服役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五条规定,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六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五条规定,初次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点)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九条规定,全国每年征集服现役的士兵的人数、次数、时间和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命令规定。()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条规定,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可以征集年满十七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服现役。()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应征公民因涉嫌犯罪正在被依法监察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可以缓征。()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军队院校可以从青年学生中招收学员。招收学员的年龄,不受征集服现役年龄的限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