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孝经
孝经
1.
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2.
()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3.
国学经部——儒学经典,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
4.
唐玄宗多次在洛阳举行制举,他还在洛阳为《孝经》作注,颁布全国。
5.
以“孝”为核心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孝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儒家经典《孝经》之中。
6.
山岳潜影 (打《孝经》一句)
7.
佛教为了能在中国扎根下来,便采取了一种引儒援佛的态度,它承认儒家的忠孝思想,并把儒家的忠孝观念融汇到佛经教义之中,因此由()撰写的《孝经》便被刻在了大足北山佛祖造像的一侧。
8.
《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
9.
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10.
《孝经》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者也。”
11.
给《孝经》作注的人是()。
12.
《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天子是第一等最高的。()
13.
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14.
子思曾著述《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