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有罪
有罪
1.
孔子的“宁失有罪,不杀无辜”。体现了“有罪推定”的理念。
2.
“有罪推定”,就是先说涉事人有罪,然后要其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3.
“有罪推定”,是说涉事人有罪,然后要其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4.
下列案件能够作出有罪认定的是哪一选项?()
5.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为有罪。( )
6.
某甲是被告,某甲是有罪的,所以,有的被告是有罪的。该推理是第()格()式
7.
()主要表现在公众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问题化解读,无论什么事情,大家都倾向于按照“有罪推定”的逻辑对其进行设想。
8.
受长期以来的“有罪推定”观念的影响,警察在心理上会将犯罪嫌疑人等同于罪犯,将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所做的无罪辩解一律视为有罪者为了逃避罪责的托词,是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重的标志。这种现象是()
9.
“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命题之间是()
10.
并非所有的被告都有罪。由此可推出:()
11.
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2.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13.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14.
挪置罪名可以将有罪的()说成无罪之人。
15.
在美国法院官员询问是否有罪,如果回答没罪则进入控辩交易程序。()
16.
在英国法官询问是否有罪,如果不承认有罪,则进入正式审判程序。()
17.
“黑人与白人相比,有更高的比例被确认为有罪并获更长的刑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18.
在瑞典,下列哪个年代的同性恋会被认为是有罪的?()
19.
“犯罪嫌疑人”的称呼是有罪推定原则的反映。()
20.
“称人以杀,诛有罪也。”出自《谷梁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