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上来。
3.
1978年5月,()一文的发表,冲破了()的严重束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标准的大讨论,推动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拨乱反正的启动和开展。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对于改变党和国家的历史命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的讲话,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有()①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②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6.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
7.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8.
党的十三大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是指哪三步()
9.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说法。()
11.
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开始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邓小平已经成为党中央领导的核心。
13.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而()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6.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8.
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开始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分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