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侵染
侵染
1.
马铃薯由于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称为马铃薯病毒病。
2.
单循环病害的流行程度不取决于初侵染期间的气象条件,不需利用气象因素预测。
3.
非侵染性病害的一般特征是有或无病征、点片发生,有中心病株、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4.
侵染性病害的一般特征是无病征、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无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5.
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
6.
侵染性病害发生可导致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7.
药害、肥害和菟丝子害均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8.
非侵染性病害特征有
9.
是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
10.
初侵染是指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经过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新一代植株上引起的首次侵染。
11.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
12.
植物的抗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有先天具有的被动抗病性因素,也有病原物侵染引发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13.
植物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属于侵染性病害。
14.
有侵染性病害才会出现病征。
15.
无病毒植株不具有抗病毒的能力,而且在清除病毒之后,体内营养和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而对其他病毒和病原体的侵染更为敏感。
16.
有机汞可以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侵染到人体的中枢系统。()
17.
伤寒沙门氏菌具有侵染性,可引起肠道出血或穿孔。
18.
如果有机汞中毒,毒素可以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侵染到人体中枢系统。()
19.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为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专门侵染()。
20.
茭白是菰的()受真菌侵染后形成的。()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