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1.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就是坚持以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1919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4.
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是()
5.
有一种看法,认为英雄人物好比是由阿拉伯数字“1”和许多“0”组成的大数目(比如100000中的“1”,而人民群众则好比是那些0”。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观点所反映的英雄史观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唯物史观()
6.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7.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唯物史观。
8.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9.
19、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
10.
1.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唯物史观和( )的基础上发现的。
11.
按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观点,肯定劳动推进历史形态演变和发展,按照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氛围五种社会形态:()、()、()、()、()。
12.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13.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的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1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
15.
在考察历史创造者时,唯物史观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是()。
16.
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17.
唯物史观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坚持()
18.
群众观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观点。
19.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同自然规律完全一样。
20.
唯物史观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