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基督教
基督教
1.
基督教是()的统称
2.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把耶路撒冷封为“圣城”。
3.
将基督教的救赎从外在的形式化行为转变为内在的真诚信仰的人是马丁·路德。()
4.
尼采的超人学说赋予身体以形而上学的意义,反对传统哲学和基督教对身体的贬低。()
5.
信仰基督教的视哪一天为凶日?()
6.
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
7.
马来西亚以佛教为国教,此外还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
8.
与古罗马消亡前的享乐主义形成鲜明对照,基督教走向了()的另一极端
9.
从历史文献来看,迄至15世纪的中世纪音乐留下来的大多是基督教教会音乐。
10.
与古罗马消亡前的享乐主义形成鲜明对照,基督教走向了禁欲主义的另一极端,这带来了中世纪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整个中世纪,社会发展的深层一直在不断地增长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要求冲破禁锢势力的束缚,获得感性和精神的自由,它在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地涌动。
11.
中世纪的音乐历史发展真实反映了上述第6小题总结的历史趋势:无论是在基督教内部--在教堂、修道院,还是在世俗城镇、宫廷或乡村,音乐中发生着的种种悄然变化都隐蔽地表现出要求感性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要求体现个人主观的创造愿望。
12.
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取代古罗马社会有其()。
13.
“唯物主义(即物质享乐主义,引者注。在罗马帝国发展到惊人地步,大有摧毁人类精神的一切辉煌成果之势,基督天主教的世界观作为克制这种唯物主义的一剂灵药,是必不可少的……在罗马人的世界里肉身已变得如此肆无忌惮,看来需要基督教的纪律,来使它就范。吃了一顿特利马尔其
14.
信奉基督教的客人,一般都视“星期五”为不吉利的日子,且忌讳数字()。因此,酒店服务员不宜安排信奉基督教的客人住在对应数字的楼层及号码带有对应数字的房间。
15.
清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随着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相继传入新疆,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的特点更加突出。
16.
基督教的什么为近代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活动打下很好的基础?()
17.
基督教是反对自杀与安乐死的。他们主張在困境中保持信仰和希望。基督徒认为,没有人有权通过自杀来分离一个人神圣的心身统一体。
18.
基督教初传中国是唐代贞观年间,有着“景教”之称。()
19.
在基督教的天使报喜题材绘画中,柱子一般象征着:
20.
基督教宗教改革最初的领袖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