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失信
失信
1.
行政相对人(失信主体)申请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时,()失信行为需要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和出具信用报告?
2.
行政相对人(失信主体)无法自行判断行政处罚失信行为严重程度时可以()办理。
3.
不可归集的失信信息包括()。
4.
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在信用门户网站的公示期限最长为()。
5.
一般失信行为的最短公示期为()。
6.
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对存在失信行为但尚未达到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标准的市场主体,探索建立()制度和相关管理规范,实施与其失信程度相对应的监管措施。
7.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重点抓住的三个环节是()和共享信用产品的使用、失信主体的惩戒。
8.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不属于重点监管对象。
9.
2016年9月25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由()发布。
10.
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限制其部分高消费的行为,就是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问题的表现。()
11.
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实行(),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动态管理的原则。
12.
将市场主体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应当由认定部门依托相应的行政决定文书,载明事由、依据、失信惩戒措施提示、移出条件和程序以及救济措施等,必要时也可由认定部门单独制作认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决定文书。
13.
对失信主体采取减损权益或增加义务的惩戒措施,必须基于具体的失信行为事实,直接援引()、()或者()为依据,并实行清单制管理。
14.
被纳入严重失信人名单的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期为1年。()
15.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把用人单位、个人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用数据和失信情况等纳入市场诚信建设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16.
属于《关于对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中规定的情形的是()
17.
《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的具体实施管理工作。
18.
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19.
申请人若被列入市财政专项资金违规、失信名单,则不予资助。()
20.
政府失信的表现没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