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君为
君为
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观点是谁提出的?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的观点?()
6.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齐国百姓,公之本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分别出自()。
7.
贞观名臣魏征,曾经向唐太宗进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为舟,民为水的观点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请问这一观点出自哪部典籍?
8.
古时候一位思想家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倡不使用武力,而主张实行“仁政”。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
1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
11.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指出者是()
13.
“民为贵,君为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
14.
“民为贵,君为轻”反映了孟子对民众的重视和对君主的轻视。()
15.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16.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1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
1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
19.
“君为臣纲”并不是道德要求,而是是伦理要求。()
20.
“君为臣纲”是伦理要求,而非道德要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