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国事
国事
1.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决定的。
2.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这句话在于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
3.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句话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应当坚持()。
4.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道路要()
5.
古人云:“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段话说明了()。
6.
明朝中后期,东林书院的大门上贴着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上书弹劾谁的罪行()
7.
《史记》载:“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8.
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9.
()一折戏中体现出了侯方域国事不堪时,仍能风流的性格。
10.
在事关重大的两国交往之中,国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秦君子言辞的影响。()
11.
《国事三论》的作者是横井小楠。
12.
袁绍因为小儿子生什么病,所以无心论国事?
13.
共商国事 (红楼梦人)
14.
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国家主席的职权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15.
顾炎武所说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