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格物
格物
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一观念的提出者是()。
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谁说的?
3.
”格物“的意思是()
4.
在八条目中,()是根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5.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6.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7.
八个发展步骤可以使一个人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
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
格物指的是明理。()
10.
“格物”的四项思想进程中,从个体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是()。
11.
郑玄把“格物”解释为“致知”的前提。
12.
八个发展步骤可以使一个人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
格物指的就是明理。()
1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不恰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