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
1.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由原来的“四大保护”增至“六大保护”,增设这两项保护旨在()
2.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3.
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这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4.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教育。
5.
家庭中的其他()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教育保护未成年人。
6.
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提醒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明显标志,()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7.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
8.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主义的公德。
9.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1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利用()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11.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2.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未成年人有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立即制止,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报告。
13.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其()时间,不得加重学习负担。
14.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15.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16.
有关单位或者媒体播映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片录像或者其他声像信息时,应当作出警示说明,()允许未成年人观看收听。
17.
父母应当学习()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18.
未成年人发现他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的,自己或者通过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向侵权人所在单位或者()部门公安机关报告,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9.
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20.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3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