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
1.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哪几项是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
2.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3.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4.
我国分别于1991年9月4日,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两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5.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6.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7.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不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8.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
9.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10.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流浪、乞讨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如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由()收容抚养。
11.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12.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报告。
13.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
14.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
15.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16.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依法()处罚。
17.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18.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
19.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将其送()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20.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负有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上一页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3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