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
1.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前,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其真实意愿。()
2.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将未成年人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3.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
处理不满()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5.
年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
6.
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7.
我国法律规定,多少岁以下算未成年人?
8.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对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9.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
10.
以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基本要求的事实有()。
11.
以下哪种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是违法的?()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目的是()。
13.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哪些矫治教育措施?()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不良行为的是()。
15.
职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在对已满()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进行职业培训时,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培训内容。
16.
专门学校应当与接受专门教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强联系,定期向其反馈未成年人的矫治和教育情况,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亲属等看望未成年人提供便利。()
17.
社会调查和心理测评的报告应当作为办理案件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参考。()
18.
对涉及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其法定代理人以外的成年亲属或者教师、辅导员等参与有利于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邀请其参加有关活动。()
19.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训诫。()
20.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上一页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