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犯罪
犯罪
1.
对未成年人犯罪,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2.
根据《刑法》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3.
《反洗钱法》规定的洗钱上游犯罪不包括()。
4.
以下犯罪不得假释的是?
5.
又聋又哑的残疾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后果以及犯罪时的控制能力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
6.
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如何理解该条中的“不认为是犯罪”?
7.
下列哪一犯罪行为告诉才处理?
8.
多少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9.
七十八周岁的公民过失犯罪,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
10.
犯罪中止发生在?
11.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应该怎么处刑?
12.
根据《密码法》的规定,()属于密码违法犯罪活动。
13.
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准出境。
14.
根据《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时发现有组织犯罪线索,或者接到对有组织犯罪的举报的,应当及时移送( )等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15.
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并通知移民管理机构执行。
16.
对犯罪物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17.
对有组织犯罪组织成员的家庭财产中实际用于支持有组织犯罪活动的部分,应当依法( )。
18.
因举证、控告和制止有组织犯罪活动,或者在有组织犯罪案件中作证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采取下列哪一保护措施,应该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和组织实施?( )
19.
《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称为犯罪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是()。
20.
下列属于有组织犯罪的是( )。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3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