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受检者
受检者
1.
检查肩关节运动手法:令受检者左手绕过头顶,触摸右耳,右侧反之亦然。
2.
检查肱二头肌反射(双侧对比)手法:左桡骨骨膜、右桡骨骨膜。将受检者双手放在脐部,左手拇指按住受检者左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左手拇指按住受检者右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检查肱三头肌反射(双侧对比)手法:左手抬起肘关节,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
3.
检查上肢痛觉手法: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令受检者闭上眼睛,用曲别针刺左右上臂、左右前壁、左右手背。注意左右对照。
4.
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手法:左手托起受检者膝腘窝,右手握住受检查者踝关节,屈膝屈髋各90度;向外旋转右足(足向外,膝关节转向中线)。向内旋转右足(足向中线,膝关节转向外)。
5.
检查副神经手法:双手按住肩膀,令受检者耸肩,双手感觉力量,然后左手扶肩、右手放至另一侧耳部,令受检者头转向左侧,感觉头旋转力量,在测右侧。
6.
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检查手法:双手手掌挨在受检者面部,食指、中指放在嚼肌处,令受检者咬牙,感觉肌力,然后令其张口,手掌感觉张口肌力。
7.
乳房触诊手法:用四个手指的指腹、右手顺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左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左手逆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右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8.
检查双侧触觉语颤手法:受检者拉长发“1”音。双手手掌手掌尺侧缘平放在胸壁上、中、外、下触诊,并进行左右交叉对照比较。
9.
检查胸廓活动部及其对称性手法:背部检查时:双手掌平置于背部第10肋脊柱两侧,拇指平行脊柱将皮肤向中线轻推,令受检者深呼吸。
10.
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手法: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
11.
腹部检查准备工作:包括正确暴露腹部。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12.
视诊手法:医生视线与受检者腰部平行,并且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13.
浅触诊全腹部手法:令受检者张口呼吸,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用力下压,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14.
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手法:暴露受检者颈部。医生右手2~3指并拢,压迫受检者右上腹1分钟。观察颈部静脉,压迫后颈部静脉怒张、增宽、或升高25px,心率增快,为阳性。
15.
肺下界移动度检查:先令受检者保持平静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再令受检者深吸气,当深吸气最深时,令受检者保持深吸气状态,迅速叩出肺下界并标记之。然后再令受检者深呼气,当深呼气之末,令受检者保持于深呼气状态,再叩出肺下界,并标记之,深呼气及深吸气肺的变化范
16.
触诊前必须让受检者取仰卧位,双手自然平放于躯干两侧,两下肢屈曲并稍分开,使腹肌松弛,嘱受检者稍张口呼吸。
17.
触诊的技巧:①训练受检者行均匀而深的腹式呼吸,有利于触诊。对紧张或有痛苦者,采取边触诊边与受检者交谈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减少腹肌紧张。②动作轻柔,由浅入深。③从健康部位开始触诊,逐渐移向病痛部位。一般自左下腹开始于逆时针方向对腹部各区进行触诊。
18.
振水音 胃内气体与液体相撞击而发出的声音称振水音。检查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两手摇晃受检者上腹部,不用听诊器即可听到振水时。正常人在进食多量的液体后可出现振水音,但若在空腹或饭后6~8小时以上仍有振水音,则表示胃内有液体潴留,见于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19.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检查:检查者用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柱棘突及椎旁肌肉直至骶部,询问有无压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嘱受检者坐正,将左手掌置于受检者头顶部,右手半握拳叩击左手背。观察受检者有无疼痛,疼痛部位多示病变位置。然后用叩诊锤直接叩击胸椎和腰椎体的棘突,询问
20.
浅感觉检查(1)痛觉:用针尖轻刺受检者皮肤,两侧对比并记录感觉障碍类型与范围。(2)触觉:用棉签或软纸片轻触受检者的皮肤或粘膜。(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50℃)或冷水(5~10℃)的试管测试皮肤温度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