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损失
损失
1.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每月扣除经济损失的赔偿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2.
修订的CAS22明确了即使对于个别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也必须包括信用损失的概率权重。
3.
瓶颈损失一小时,相当于整个工厂损失一小时。
4.
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符合坏账损失计提条件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
5.
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无效的部分(即扣除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6.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7.
小企业固定资产清查发生盘亏净损失,属于经营损失的计入管理费用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8.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在终止确认时如果发生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整的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0)中进行。
9.
对于损失概率高、损失程度大的风险应该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
10.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或者引导企业将要发生的行为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或相关行为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11.
对该等金融工具,按照()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入减值准备,并根据资产的账面总额(不扣减预期信用损失)来计算利息收入
12.
损失融资型方法不包括()。
13.
对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尚无客观减值证据的金融工具,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损失准备,但仍根据资产账面余额乘以()计算利息收入。
14.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应当被计入的是()。
15.
第一阶段金融工具应该确认的损失准备是()。
16.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
17.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应计入()。
18.
坏账损失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清查出的不能收回的各项应收款项造成的损失。清查出的各项坏账,应当分析原因,对有合法证据证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下列属于对坏账损失方法的是()。
19.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
20.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应记入()。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