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马克思
马克思
1.
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经济权益所进行的斗争,在这里马克思主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时代工人阶级经过顽强的斗争取得进展的两件重大事件()。
2.
马克思作为德国革命流亡者的代表被邀请参加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但是他拒绝参加。
3.
选项中是马克思著作的有()。(多选题)
4.
马克思把价值当作一个历史范畴去看待,认为: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5.
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要使无产阶级在未来的革命中发挥重大作用,就必须建立起革命的政党组织。
6.
回到德国科隆,马克思申请重新加入德国国籍,当局认为应该同意马克思的申请。
7.
普鲁士政府找不到查封《新莱茵报》的借口,竟然把马克思当作“外国人”驱逐出境,以此迫使《新莱茵报》停刊。
8.
老工人列斯纳评价马克思:武装着他们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而且是百折不挠的意志。
9.
英国给马克思提供了观察、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最好的“实验室”,马克思再没有遇到先前在()、()和()的那种刁难和驱逐。
10.
到达伦敦后,马克思组织成立了救济流亡者委员会,成为救助流亡者的带头人,他用募集到的不多的捐款,开设了宿舍和饭厅,帮助了500多名流亡者。
11.
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首先从当时的()条件出发,论证了二月革命。
12.
1883年,马克思去世后被安葬在了英国的()。
13.
马克思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五百余篇文章中,主要涉及的时事评论有()
14.
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因为天天去大英博物馆,结果他坐的座位因此都留下了脚印。()
15.
依照马克思的观点,中国之所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宰割的对象,其内在原因有()。
16.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最先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是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并特别强调消费的决定性作用。()
17.
马克思所就读的特里尔中学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学校教育以贯彻自由主义精神著称。()
18.
以下哪篇文章最能体现马克思在少年时期的思想和世界观特征?()
19.
马克思认为,选择职业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应选择让大多数人感到幸福的职业,这个思想与我国古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0.
爱情是甜蜜又艰辛的。虽然马克思和燕妮情投意合,但在当时的年代,他们的结合还是阻碍重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6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