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脐部
脐部
1.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感染途径是脐部。
2.
病人,男,46岁,腋窝、脐部和肛门周围等皱褶部位可见皮肤病损,为大疱,尼氏征阳性,但是在唇部有增殖表现,其天疱疮类型是()
3.
某患儿,3个月。因哭闹时脐部隆起就医,诊断为脐疝。患儿家长很是担心。护士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不妥的是()
4.
患儿,女,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脐痛。关于脐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5.
患儿女,足月儿,生后5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7.8℃,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此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6.
患儿女,4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局部皮肤常用的消毒药物是()
7.
(以下5题共用题干)男,6个月。吐奶拒食,发热、嗜睡2天。查体:T39℃,面色青灰,前囟紧张,脐部少许脓性分泌物。该患儿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8.
有关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内容,错误的是()
9.
鼓膜至脐部向前下区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称为()
10.
脐部出现明显的肠蠕动波,伴高调的肠鸣音,常见于()。
11.
某患儿,男性,7天。因在家分娩,脐部处理不当,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护士为该患儿进行脐部护理后,用过的棉球及换下的敷料,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
12.
患者,女,52岁,肥胖。主诉脐部肿块、胀痛,站立时明显,诊断为脐疝,其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13.
臀位助产术中,胎儿脐部娩出后一般应于()
14.
有关脐部护理描述正确是()。
15.
患儿,女,生后7天,近2天来出现不吃奶、全身皮肤黄染、发热,体温38.9℃,脐部皮肤红肿,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16.
小儿生后因“不吃、不哭、体温不升2天”入院,查体发现:患儿反应差,气促,皮肤较红,躯干、四肢近端黄染,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黄疽最可能的原因是()
17.
12天女婴,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近2天皮肤黄染加深,拒奶,体检发现其面色灰暗,易激惹,前囟张力稍高,四肢稍凉,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肝肋下3cm,肛温34.5℃。本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
18.
12天女婴,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近2天皮肤黄染加深,拒奶,体检发现其面色灰暗,易激惹,前囟张力稍高,四肢稍凉,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肝肋下3cm,肛温34.5℃。下列哪项检查对明确诊断最重要()
19.
12天女婴,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近2天皮肤黄染加深,拒奶,体检发现其面色灰暗,易激惹,前囟张力稍高,四肢稍凉,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肝肋下3cm,肛温34.5℃。该患儿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20.
12天女婴,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近2天皮肤黄染加深,拒奶,体检发现其面色灰暗,易激惹,前囟张力稍高,四肢稍凉,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肝肋下3cm,肛温34.5℃。需作哪项检查明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