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标签: 间期
以下是与 "间期" 标签相关的所有文章。
- 患者,男,68岁,因腹痛入院。心电图提示:HR110次min,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其后QRS波形态正常;P-R间期延长。心电图诊断为()
- 患者,女,18岁。患上呼吸道感染1周后,感心悸,气短,乏力,心率98次分。心电图示P-R间期为0.22s,应诊断为()
- 染色质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染色质中含有作为骨架的完整的()。
-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两种类型。Ⅰ型,亦称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typeⅠAVblock),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数,多是递减的)。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组织得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typeⅠAVblock),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数,多是递减的)。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组织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
-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Ⅱ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一般心电图机描记不出窦房结激动电位,所认都是从窦性激动发出后引起的心房激动波P波来推测窦房结的活动(现在高级的描记技术已经能够记出窦房结电图)。其心电图特点是:①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②P-R间期>0.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为此需正确测量P-R间期。在成人若P-R≥0.21s或对前后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s,亦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随年龄、心率而有明显变化,故诊断标准需相适应。
- 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外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越短,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次min时,Q-T的正常范围应为0.32~0.44s。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
- P-R间期:PR-间期代表心房去极开始至心室去极的时间,相当于激动自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房室结、左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的时间。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P-R间期受年龄和心率的影响,年龄小或心率快时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