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标签: 浊音
以下是与 "浊音" 标签相关的所有文章。
- 心浊音界呈靴形,常见于()
- 所谓“清浊”,即辅音中的“清音”与“浊音”。曲音中的清音是指发音时气流较弱的“送气”之音,浊音则是指发音时气流较强的“不送气”之音。
-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手法:1.轻叩。左界:由外向内(左锁骨中线外2.5到3厘米)外开始,清音转浊音做好标记,由下向上叩完逐一做好记号。2.右界:先从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叩出肝浊音界。再其上一肋间(4肋)开始,由外向内,右下向上,叩完记号。3用两个尺子测量每
- 检查移动性浊音手法:(经脐水平线先左后右);脐右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右侧卧位,医生手指不能不能动,然后再向脐部叩诊,浊音不变,然后手指移动过程中,浊音变鼓音为正常,手指叩到脐部,令受检者平卧,再向右叩至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
- 心界叩诊顺序:先左(界)后右(界),自下而上,自外而内。左界叩诊:先触及心尖搏动,在心尖搏动外2~2.5厘米处,由外向内沿肋间进行叩诊,在清音变浊音处作记号,依次按肋间上移直至第二肋间。连接各肋间的记号,即为心浊音界的左界。右界叩诊:沿右锁骨中线从第二肋间
- 腹部叩诊音分布检查同浅触诊,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诊,以发现有无异常的浊音或实音。
- 移动性浊音的叩诊:叩诊先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当叩诊音由鼓音变为浊音时,板指位置固定,嘱被检者右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听取音调是否变为鼓音。如出现浊音区随体位移动而变动之现象,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 下列哪种情况出现肝浊音界消失()
- 女性,28岁,已婚,1周前有左上腹受伤史,今日突感左上腹痛,迅速漫延到全腹。体查:腹肌紧张、满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应考虑()
- 患者,男,49岁,两周前出现显著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尿色深黄。患者嗜睡,有扑翼样震颤,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掌征(+),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60UL,血清胆红素342μmolL,,PTA40%。为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