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标签: 校正
以下是与 "校正" 标签相关的所有文章。
-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缺点是仪器和操作条件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
-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消除发射光谱干扰的方法可采用()。(1)用次灵敏线作为分析线;(2)氘灯校正;(3)自吸收校正;(4)选用窄的光谱通带
- 校正分光光度计波长时,采用()校正方法最为准确。
- 移液管的体积校正:一支10.00mL(20%)的移液管,放出的水在20℃时称
- 在10℃时,滴定用去25.00mL,0.1molL标准溶液,如20℃时的体积校正
- 滴定管的体积校正:25℃时由滴定管中放出20.01mL水,称其质量为20.01g,已知25℃时1mL的水质量为0.99617g,则此滴定管此处的体积校正值为()。
- 16℃时1mL水的质量为0.9780g,在此温度下校正10mL单标线移液管,称得其放出的纯水质量为10.04g,此移液管在20℃时的校正值是()ml。
- 在分析过程中,检查有无系统误差存在,做()试验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样可校正测试结果,消除系统误差。
- 在生产单位中,为检验分析人员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常用于校正的方法是()。
- 进行移液管和容量瓶的相对校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