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标签: 心音
以下是与 "心音" 标签相关的所有文章。
- 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之后0.12~0.18S。其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引起室壁(包括乳头肌和腱索)振动所致
- 第四心音:出现在舒张晚期,约在第一心音前0.1S(收缩期前),一般认为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
- 心脏杂音(cardiacmurmurs)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于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它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性质特异,可与心音分开或连续,甚至掩盖心音。由于杂音的不同特点,对某些心脏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震荡(shock),是指用手触知的一种短促的拍击感,心尖区收缩期震荡提示第一心音亢进,如二尖瓣狭窄时易触知,心尖部及其内侧触及舒张期震荡常提示第三心音奔马律、第三心音(S3)亢进,或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偶而为左房粘液瘤的肿瘤扑落音所致
- 听诊顺序一般按逆时针方向听诊。即从二尖瓣区(心尖部)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其他顺序也有从心底部开始,后听心尖部。此法区分第一、第二心音心音较好。适用于在心尖部不易分清第一、第二心音的病人。初学者不宜采用。
- 额外心音: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在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triplerhythm);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quadruplerhythm
- 心音有四个,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
- 该患儿口唇黏膜青紫,轻度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听到1-m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未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 患儿8个月、发热咳嗽3天,突然烦躁喘憋加重半天,面色苍白,口唇发绀。R80次分,两肺广泛细湿哕音,心音低钝,HR180次分,肝肋下3.5cm,考虑患儿发生的并发症是()
- 其中一位昏迷病人,入院体查:无意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未扪及颈动脉搏动,未闻及心音及呼吸音。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