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标签: 巴罗克
以下是与 "巴罗克" 标签相关的所有文章。
- “巴罗克”一词普遍地在音乐史中沿用,前后百余年经过了()等学者的努力。
- 巴罗克时期还是一个宗教很兴盛的时期。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在17世纪上半叶进行的30年战争(1618-1648)对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和代表封建旧王朝的天主教,都在利用巴罗克这种新的艺术风格为自身的目的服务。也就是说,这种新风格既与罗马教会
- 西方殖民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的崛起和在()制度下的宫廷音乐生活,也都对巴罗克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从1690到1750年是最后一个阶段,也可称作巴罗克盛期。这个阶段的音乐创作是建立在巴罗克早期和中期的成果之上的。与前两个阶段形成对比的是,晚期巴罗克不是一个()的时期,而是一个()的时期,这时,以巴赫与亨德
- 巴罗克时期的作曲家们为了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歌词内容,对这些旧的规则和限制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例如,在作品中采用无预备的不协和音或非正规的解决等等。这种做法被称为()。
- 巴罗克音乐家眼中的情感表达,与今天的人们所认为的情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 从17世纪起,一些理论家明确指出()和音乐之间的类似之处。他们把古代的一些修辞手法的名称应用到文艺复兴晚期和巴罗克音乐的旋律音型中。从卡农式模仿、假低音到巴罗克时期对不协和音的一些新的处理手法,都被列入了音乐修辞的名单。人们认为,创作一部音乐作品也需要这样
- 需要指出的是,()在巴罗克时期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少作曲家仍在沿用()的手法创作无伴奏合唱和宗教作品。但是,随着()的运用,这些对位手法逐渐被纳入了()的框架之中。这是在和声主宰下的一种新的对位。与()相对而言,这种对位也可称为()。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在
- 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自由流动的复调节奏在巴罗克时期只是在用()写作的一些宗教作品中还在沿用。典型的巴罗克音乐的节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三种谱号,即C谱号、G谱号和F谱号,虽然从15世纪就开始使用了,但在巴罗克时期,它们的形状变得更加接近我们今天使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