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内容详情 元丰二年,苏轼因反对以()为代表的变法,开始人生第一次贬谪。 2022-05-02 7次阅读 元丰 贬谪 变法 元丰二年,苏轼因反对以()为代表的变法,开始人生第一次贬谪。 A.王安石B.司马光C.欧阳修D.寇准正确答案:王安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诗歌前两句,朱雀桥与(),地名互对,工整天成,同时点出特定的地理坏境,引发思考。 猜你喜欢 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 北宋元丰五年(1082),音乐家范镇第一个发现了我国古代的调名存在着“之调”和“为调”两种体系。比如:设黄钟音名为C,则“黄钟之角”,即为C角调式,黄钟为角即为E角调式。 《定风波》作于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年(1082)。 唐代在安南、广州两地设置有市舶使,其最重要的职能是进奉。宋代先后在九个地方设置过市舶机构,分别归属于四个市舶司,其中尤以()、()、()路的“三路市舶司”最负盛名,《元丰市舶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市舶贸易的合法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海上贸易管理法则。 宋代元丰以后将行政事务分离为决策和审核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