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和提升成应急避难场所,增加避难场所数量,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安置服务。
未来题库
→
百科
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和提升成应急避难场所,增加避难场所数量,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安置服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Tags:
避难
升成
就便
猜你喜欢
1.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的规定,下列场址可选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有()。
2.
属于绳索类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的是()。
3.
在火灾初起阶段,要做到的几个要点是:其一,正确1;其二,逃生避难;其三,()。
4.
某建筑高度为50m的大型公共建筑,若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仅在避难走道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则避难走道的总长度应小于()。
5.
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包括()等。
6.
如果洪水持续上涨,而避难的地方已难以自保,可以准备的救生器材有()
7.
()是指针对灾害危机爆发后所进行的各项维持社会秩序、救护、避难等工作。
8.
下列消防设备中属于避难设备的是()。
9.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情况下,选择应急避难场所,妥当的选择等跨度小的空间。()
10.
按照2016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的规定,在避难港等地的费用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