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是典型的断章取义现象。
未来题库
→
百科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是典型的断章取义现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Tags:
之子
断章取义
家人
猜你喜欢
1.
《学记》中谈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这一表述体现了对()教学原则的追求。
2.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出自《诗经·召南·()》。
3.
小明的妈妈经常边打毛衣,边看电视,边与家人聊天,这反映了注意的什么特点?()
4.
家人提供医疗信息及建议的程度属于哪一类家庭资源()
5.
“帝喾之子,殷之先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些说的都是()。
6.
家人怎么看待老人的行为?
7.
西周王朝立国以后,从()开始,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嫡就是正妻,正妻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子称庶妻,庶妻之子称庶子。
8.
甲曾表示将赠与乙5000元,且已实际交付乙2000元,后乙在与甲之子丙的一次纠纷中,将丙殴成重伤。正确有?
9.
参加论辩的人要把精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要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坚决反对那种断章取义、强词夺理等不健康的论辩方法。这种辩论技巧及原则属于()
10.
甲将收藏的一件明代瓷器出售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5天交货,并收取定金若干。乙听说此事,诱甲七岁之子将瓷器从家中取出给她。在瓷器为乙占有期间,该瓷器所有权归()